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发布者:边塞发布时间:2018-11-08浏览次数:3262

药学院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2年,现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建设项目。药理毒理学与化学进入ESI数据库全球研究机构排名前1%。

  学院现有正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20人。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等。

学院现设有7个学系(化学系、临床药学系、临床药理学系、药物化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剂学系、核药学系)、1个研究所(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药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近年来承担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优秀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年均10余项。发表SCI论文年均50余篇,包括Nat Med, Circulation, Neuron等国际权威刊物,篇均IF为4.0以上。授权的国内专利年均10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招聘条件 

1.申请者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原则上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2.申请者近三年内学术成绩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3.0的科研论著。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招聘类型 

1.统招博士后:全时全职来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含外籍人员)。

2.在站期限:一般为2年,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申请程序

1.全年接受入站申请。

2.申请人可提前与合作导师联系,并将个人简历及证明材料发送至导师或学院联系人邮箱(见文末,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 + 姓名”字样)。

 

 薪酬待遇 

1.年度总收入约为28-35万元(税,含个人及单位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生活津贴、租房补贴等。

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倾斜政策: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凡达到我校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任职基本条件,在站期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且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7.0的科研论著(博士后本人为第一署名人或通讯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是南京医科大学),即予以聘任,不差额评审;受聘职务后,即享受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的薪酬待遇。

3.科研绩效: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项目及产生的科研成果,按《南京医科大学科研津贴发放办法》发放科研津贴,享受校内教师同等待遇

4.项科研经费:学校对经批准延期满一年的校本部统招博士后,给予其合作导师10万/年的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博士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专项科研经费最高额度20万元,按相关文件执行。

5.优先留校:学校对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校任教;对符合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政策直接予以引进。

6.博士后参照我校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不含外籍博士后)。

7.学校支持博士后申报各类项目。  

 

联系方式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网址:http://yxy.njmu.edu.cn/

联系人:冒老师,025-86868467。

Email:yxy@njmu.edu.cn

 

 

导师一览

药理学


季勇教授

季勇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副主编(亚洲地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生物活性小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主动脉夹层、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及药物的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各类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及面上项目。提出多个心血管疾病干预靶点,揭示了多种病理过程发生新机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irculation,  Cir Res, Nat Commun,Hepatology,Diabetes, Antioxid Redox Signal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要研究方向:1.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损伤、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及药物的防治;2.活性气体信号分子NO及其介导的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3.活性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介导的蛋白质巯基硫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Emailyongji@njmu.edu.cn

 

韩峰教授

韩峰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课题组主要围绕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精神疾病与心脑血管重大疾病,开展发病机制和药理毒理学研究,关注神经血管单元信号组分间通讯规律,同时兼顾药物新靶点发现、临床生物标志物发现及创新药物研发。《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副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编委;日本Tohoku University客座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等。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7)、省自然科学奖等奖励。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工作发表在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J Exp Med、Cell Res、J Am Chem Soc等杂志。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从事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材料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药学学科交叉研究方向的博士后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 脑血管及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靶标研究;2. 利用活体双光子技术解析神经血管单元损伤机制及创新药物研究;3. 基于化学生物学的荧光示踪及药物机制研究;4. 基于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的药物靶标确证;5. 临床药学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Emailfenghan169@njmu.edu.cn

 

刘妍教授

刘妍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副所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人才团队、三三三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和六大人才高峰团队。刘妍教授于2011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5年的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再生医学研究,师从干细胞再生科学家Su-Chun Zhang教授。刘妍教授研究着重于:1. 人多能干细胞的定向分化;2.针对认知障碍在模式动物中开展细胞替代治疗研究;3.在灵长类开展iPSC自体移植治疗的临床前评估;4.应用病人iPSC开展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Cell Stem Cell,Nature Protocol, Stem Cell Reports和 Cell Reports、elife等国际权威期刊。刘妍教授目前为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副主委、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双人人才协会理事、江苏省发育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等,目前主持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自然面上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一项。担任Stem cells等杂志审稿人、Stem cell international杂志客座编辑等。获美国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1.人多能干细胞向特定神经谱系的定向分化;2.应用人多能干细胞进行人脑发育研究;3.应用病人iPSC开展神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Emailyanliu@njmu.edu.cn

 

陈宏山教授

陈宏山教授现为校特聘教授,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药物开发。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ell、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Protocols、Oncogene、Cancer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2016年底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承担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及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及药物的防治。

Emailhongshanchen@njmu.edu.cn

 

高原青教授

高原青教授于2015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神经科学专业博士毕业。2012-2015年在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研究所糖尿病与肥胖分所从事代谢疾病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2015-201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中心从事下丘脑小胶质细胞与系统代谢控制的关系研究。2017年底回国,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代谢疾病的中枢调控机制与小胶质细胞参与的调控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Diabetes、Molecular Metabolism、Glia等国际知名杂志上。

主要研究方向:1.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代谢免疫炎症、突触修剪与神经发育;2. 中枢糖脂代谢、转运与中枢感应机制;3. 代谢疾病中下丘脑与心血管活动的应答机制。

Emailyuanqinggao@njmu.edu.cn

 

马腾飞教授

马腾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2018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从事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与酒精成瘾等相关研究,2018年9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国际权威期刊。现因研究工作需要,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课题组所在的研究平台条件优良,科研氛围浓厚,可以为受聘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主要技术条件:电生理学技术、在体与离体光遗传学技术、在体与离体钙影像学技术、单突触神经元示踪技术、3D重建细胞内示踪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1.突触可塑性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2.研究神经元环路在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3.药物的研发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Emailtfma@njmu.edu.cn


吕丘仑教授

吕丘仑,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功能研究。2013-2018年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健康研究中心及佐治亚州立大学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等。2019年1月回国,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被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聘为教授 。近年来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收录在Circul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均篇影响因子为10.3。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2.代谢疾病中的心血管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3.心血管药物筛选及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验证;4.中药和小分子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毒理学研究。

Email:qiulunlu@njmu.edu.cn

 

临床药学

 

陈芸教授

陈芸教授2008 年被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特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药学院临床药学学术带头人。2017 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曾入选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以及南京市高层次人才等。先后主持NSFC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授权专利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建立和发展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量检测方法揭示标志性生物大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

Emailychen@njmu.edu.cn


药物分析学

 

胡琴教授

胡琴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胡琴课题组主要从事半导体量子点及碳点研究,并且将此类荧光纳米材料与金属有机骨架结合作为荧光传感器应用于生命系统微量物质分析等研究工作,近五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其中IF>8 两篇,IF 5-7 十四篇),国家专利授权8项。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及充裕的研究经费。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2.纳米荧光生物成像研究。

Emailhuqin@njmu.edu.cn

 

都述虎教授

都述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本课题组近10年来,主要开展荧光纳米传感器、拉曼光谱和分子印记技术等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疾病标志物检测和天然产物/中药活性成分、农药及药物残留等复杂样品分离与分析;并在Anal. Chem.,  J. Nat. Prod., Biosens. Bioelectron., J. Chromatogr. A,  Analyst和Anal. Chim. Acta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 计划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2017年获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

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药物分析;2.天然产物分离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Emailshuhudu@njmu.edu.cn


药物化学

 

方一民教授

方一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c Chem Res、Chem Sci、Anal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启动基金、南京医科大学优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围绕生物医学和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新型的光学成像方法,开展基于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单病毒和单细胞的免标记光学显微成像研究:1.新型免标记光学成像方法的开发; 2.单病毒、单细胞的免标记成像研究;3.单个酶、单个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质的研究。

Email yfang @njmu.edu.cn

 

霍达教授

霍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成员,江苏省特聘教授(2020)。本科(2010)及博士(2015)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导师胡勇教授。2015-2019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夏幼南教授,2019年加盟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2014-2020年间,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含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Advanced Materials 2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篇,JACS, Nano Letters, ACS Nano, Chemical Reviews各1篇,Biomaterials 6篇。因课题组发展需要,现诚聘海内外博士研究生加盟课题组围绕上述研究领域共同开展研究,拟聘用研究人员应当对科研探索具有一定热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擅于表达内心诉求,同时应当至少具备如下所述研究背景之中的一种:细胞器动态分析,超分辨成像,贵金属结构/晶相控制合成,蛋白冠分析。课题组将为入选申请人未来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以及硬件支持,同时协助申请国家以及省级青年基金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颗粒物生物分子凝聚物研究;2.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纳米材料细胞生物学研究;3.基于代谢重编程和衰老靶向的纳米药物研究。

Emailhuoda@njmu.edu.cn

 

药剂学


徐华娥教授

徐华娥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药学院药剂学系主任。研究方向:多功能智能纳米递药平台的构建及在重大疾病(如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中的应用。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 Nanoscale, Nanomedicin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2019年2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因课题研究需要,拟招收博士后1名,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均可。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载药相关研究:如基于高分子或者小分子自组装的智能靶向纳米递药体系的构建;2.抗肿瘤药物评价相关研究:肿瘤相关模型的构建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性等手段研究抗肿瘤相关机制等;3.其他疾病(如心脑缺血、肺动脉高压、癫痫等)中纳米递药体系的应用评价。

Emailxuhuae@njmu.edu.cn

 

李玲玲教授

李玲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3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以新型光/电功能纳米材料为工具,围绕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包括:1. 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2. 光/电纳米生物传感;3.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收录在Chem. Soc. Rev.、 Adv. Funct. Mate.、 Nano Today、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nal.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累计影响因子>150,总被引次数>2300,其中包括6篇ESI高被引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电化学;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物载体。

Emaillill@njmu.edu.cn

                    



版权所有:©2018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