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我校召开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沈瑞林,校内外专家、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我校44家研究生二级培养单位的600余名研究生导师、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本次培训会由苏北临床医学研究院、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承办。
沈瑞林副校长对全体参会导师表示欢迎与感谢。他强调,作为导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赋能研究生成长;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新时代人才,助力健康中国与教育强国。
上午培训会以专题讲座为主,由研究生院靳光付院长和学工部林炜处长分别主持。
沈瑞林副校长作“坚持大格局,争做大先生”专题报告,从新时代医学教育格局之变、把握医学研究生思政规律、做民族复兴道上的大先生三个方面对导师提出期望。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松灿分享“研究生培养体会+AI赋能思考”,他结合自身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介绍AI技术在培养研究生的应用。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研究员王青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专题报告,她强调高校需优化医学学科布局,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推动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满足国家在医疗卫生、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的迫切需求,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袁榴娣在“新形势下东南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与成效”专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东南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并着重探讨了导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具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下午培训会以能力提升、经验分享和政策解读为主,由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徐永副院长和研究生院钱文溢副院长分别主持。
公共卫生学院周建伟教授作“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做负责任的导师”报告,围绕科研诚信和行为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案例以及如何成为负责任的研究生导师三方面展开,强调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并提出导师在培养学生科研诚信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建议。
科研院规划处处长周其冈教授就“研究生导师科研能力提升与科研团队建设”作专题报告,深入探讨导师在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学术成果产出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路径,同时强调了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教研室主任周蕾教授在“医学研究生分类培养经验分享”专题报告中,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详细介绍了医学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具体实践与创新举措。
中国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爱明教授围绕“研究生导学心理健康促进与维护”作专题报告,他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导学关系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并强调通过双向互动,如导师的心理关怀、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导学关系的和谐与心理健康。
最后,研究生院院长靳光付教授作“研究生教育与管理”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与学位授予以及研究生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学校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管理机制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学校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化导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强化导师育人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撰稿/周倩慧;图片/研究生院;审核/靳光付 钱文溢)